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永續小廚師上菜 佛光大學攜手大溪國小用原生植物「煮」出未來

教育人文

字級

永續小廚師上菜 佛光大學攜手大溪國小用原生植物「煮」出未來

【人間社 楊璽樺 宜蘭報導】 2025-06-17
佛光大學永續發展辦公室執行長周鴻騰副教授兼國科會計畫主持人,帶領佛光大學健康與創意蔬食產業學習講師陳鼎儒與蔬食系助教廚師團隊,6月12日於佛光大學善耕園與海淨樓2樓廚藝教室執行國科會「永續小廚師之科普實作」計畫,引導宜蘭縣頭城鎮大溪國小六年級20位師生,透過料理實作,深度認識耐逆境可食植物與超級食物的生活應用,呼應聯合國優質教育、健康福祉、氣候行動等面向永續發展目標。

周鴻騰表示,耐逆境可食植物在應對氣候災害與糧食危機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這些植物不僅營養豐富,更具備在各種逆境中展現韌性的特質,是未來永續農業的關鍵選擇。希望讓學生在餐桌上思考氣候危機,了解食物從田地到餐桌的完整過程。

本次計畫創新結合教育部「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政策,學生運用熟悉的Chromebook平板電腦記錄實作歷程與合作學習,製作圖文並茂的數位食譜,讓科普教育更加生活化且具吸引力。

陳鼎儒精選多種台灣原生耐逆境植物作為教學食材,包括刺蔥、紅藜、薑黃、台灣天仙果、枸杞、台灣油芒,以及咸豐草、魚腥草、白鶴靈芝、雷公根等草本植物。學生們親手製作五道創意料理:薑黃地瓜粿展現抗氧化功效,外Q內軟;台灣天仙果藥膳湯體現溫補養生理念;刺蔥雞蛋呈現山林風味;紅火龍果貓耳朵融合視覺美學,口感彈牙;青草茶結合七種本土草本植物,清新回甘。每道料理都蘊含豐富的營養科普知識與在地文化特色。

「學生不僅學到易學易用的烹飪技法,更在平板上完成圖文並茂的數位食譜。透過親手烹調與數位記錄,扎實提升食農素養與數位應用能力,讓學生真正『煮』出永續未來。」大溪國小校長方俊欽對此次科普實作給予高度肯定。

此計畫整合科普教育、永續發展目標與數位學習三大核心,將氣候變遷議題融入小學烹飪教育,讓抽象的科學概念具體化。運用本土耐逆境植物作為教材,強化學生對在地生態的認知,結合數位工具記錄學習歷程,提升學習效果與創作能力。透過五道特色料理,讓偏鄉學生輕鬆理解永續內涵,培養具備永續思惟的未來公民,為台灣永續教育開創新的可能性。
12345678910第1 / 451頁
追蹤我們